赵晓涛博客赵晓涛博客赵晓涛博客

第六篇: 糖尿病相关抗体


抗体项目

抗体特性

临床意义

谷氨酸脱羧酶抗体(GAD-Ab)

GAD抗体:谷氨酸脱羧酶抗体,四个抗体里持续时间最长。

水平在T1DM发病前数年甚至10余年即可升高,具有敏感性高,特异性强等特点,被认为使T1DM患者胰岛β细胞免疫破坏特异标记。

胰岛β细胞胞浆抗体(ICA)

ICA抗体:胰岛细胞抗体,如果胰岛细胞抗体呈阳性,也反映了身体里分泌的抗体原本用来消灭病毒,但这个抗体用来攻击自身的胰岛细胞,强烈提示可能是1型糖尿病

T1DM患者种约70%存在ICA,但存在时间较短,仅出现于T1DM初期。目前认为ICA阳性预示胰岛素β细胞自身免疫损害,当其持续阳性或高水平时,对T1DM才具有较高预测价值。ICA水平随糖尿病病程,发病年龄延长而降低,诊断价值随之降低。

胰岛素自身抗体  IAA)

IAA抗体:胰岛素自身抗体,若从未注射过胰岛素,产生胰岛素抗体,高度怀疑是T1DM,而注射过胰岛素好多年出现胰岛素抗体,则不足以作为糖尿病分型指标

测定其水平变化有助于区分糖尿病类型,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。单项监测可能会导致漏诊,误诊风险,联合监测更具优势。

抗酪氨酸磷酸酶抗体(IA2-Ab)

IA-2抗体:酪氨酸磷酸酶抗体,也可以反映自身免疫过程速度,即胰岛破坏速度,如果这个抗体阳性而且定量非常高,说明受检者在很短的时间内胰岛功能被破坏殆尽。

神经内分泌组织表达的蛋白质,可见于胰岛αβ细胞,在新诊断1型糖尿病中的阳性率为60~70%,IA-2A的阳性率会随发病年龄增加及病程延长而下降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赵晓涛博客 » 第六篇: 糖尿病相关抗体